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来源:科技处 时间:2021-04-09

重点实验室简介

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于2001年首批联合认定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依托北京农学院,是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实验室实行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总体定位是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目标是将重点实验室建设成国内一流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基地。

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65名,专职管理和技术人员6名;实验室科研用房面积4680 平方米,拥有各类科研仪器设备200余台(套),总值近4000万元。所有仪器设备实行专管共用,面向社会开放。

研究方向

植物遗传改良种质创新与利用

果实发育与调控

高新生物技术研究

承担项目及成果

十三五以来,实验室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160余项,总经费1.2亿元;发表高水平论文350篇,其中三大检索科研论文99篇;出版专著6部;获得国家专利授权超过100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项。

代表性科研成果及成效

1.设施蔬菜逆境及调控技术研究

实验室研究发现JA参与番茄对根结线虫病的抗性,首次揭示JA调控的microRNAs参与番茄对根结线虫抗性的机理。实验室围绕设施番茄逆境栽培及其调控技术研究领域,选育抗根结线虫兼抗旱的番茄砧木4个;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1项,转化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7项,转化1项。

2.小豆基因组学与分子遗传育种研究

实验室注重种质资源创新挖掘和利用,进行小豆基因组学和功能因组学及分子遗传育种研究,主持完成小豆全基因测序和基因组草图绘制,解析小豆淀粉和脂肪积累及驯化机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这是世界小豆研究领域发表的高水平研究论文,开启小豆研究的新时代,为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有助于研究豆科物种进化和驯化、解析豆类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代谢差异形成的分子机制。实验室审定登记小豆新品种6个,获得小豆植物新品种权1个,配套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和集成示范。


3. 脱落酸调控非呼吸跃变型果实成熟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

实验室在果实发育与调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沈元月教授团队围绕非呼吸跃变型果实成熟和品质形成中的重大科学问题,深入系统开展脱落酸(ABA)调控草莓果实成熟机制的研究,取得系列原创性成果,在NaturePlant Physiology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ABA与草莓果实发育的研究论文被认为是非呼吸跃变果实成熟研究领域突破性的进展,极大地推动非呼吸跃变型果实成熟机理的研究,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该研究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农学院科学技术处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北农路7号北京农学院行政楼
邮编:102206 电话:010-8079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