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上午,第九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主任、党组书记潘岳出席大会并讲话。大会全面总结五年来首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工作,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138个先进集体和260名先进个人。我校一带一路国际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科技创新院李德美教授荣获“第九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
李德美教授常年在新疆、宁夏及河北等地开展社会服务,成果惠及汉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多个民族的乡村地区,在助力脱贫攻坚、推进民族乡村发展与乡村振兴,推动民族地区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先后获“北京市脱贫攻坚工作记大功”“宁夏葡萄酒产业特别贡献奖”“焉耆县发展葡萄酒产业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被国际评委誉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葡萄酒顾问”,支持酿造的葡萄酒获得国际大奖400余项。
李德美不断推动民族乡村地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技术革新。针对地处戈壁荒滩的宁夏贺兰山东麓与新疆焉耆盆地的葡萄园土壤贫瘠、局部板结严重、年自然降雨量远低于葡萄生长发育需求用水等诸多问题,李德美大力推广土壤改良技术、架式与叶幕管理技术、全程人工精准滴灌技术、产量控制技术及精准采收管理技术。通过深开沟清理田间较大石块、增施作物秸秆和有机肥,有针对性地补充微量元素,隔年深施有机肥,改善根域条件;依据葡萄不同阶段生理需要确定供水,提高水分利用率,实现辅助矿质肥料补充,节约用水36%;综合葡萄品种特性、叶幕量以及酿造酒种需求,实现差异化产量控制,使部分地块的葡萄平均单产增加1.4倍,有力促进行业企业良性运营。
李德美常年扎根新疆、宁夏及河北等地的葡萄园里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和培训。在新疆焉耆培训当地技术人员3000余人次,培养了一批当地技术骨干,15人获得国家品酒师、酿酒师职业资格。支持焉耆在戈壁荒滩种植10万亩酿酒葡萄,助力当地从仅有1家葡萄酒企业,发展到现拥有26家葡萄种植企业、13个精品酒庄,年加工能力3万吨,综合产值2亿元,新增农民就业2000余人。焉耆产区还被《RVF葡萄酒评论》评为“中国具潜力葡萄酒产区”。
李德美积极参与农业农村部《中国葡萄产业优势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与规划》以及法国农业部及澳大利亚国家葡萄酒研究中心等重要科研项目,大力推动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在新疆、宁夏等地发展。牵头整合各方资源,成立“一带一路”国际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院,通过协同创新,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和技术支撑。在宁夏产区大力推广酿酒葡萄品种——马瑟兰,打造中国葡萄酒“新名片”。李德美关心关爱少数民族学生,引导学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他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引导他们将课堂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深入探讨、研究、解决行业领域新的技术问题。指导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为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作出贡献。
据悉,“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奖”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是北京市民族领域的最高荣誉称号,每五年评选表彰1次。本届评选表彰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这五大重点任务,对2018年以来在首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