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农送技术为北京苏子峪村果品注活力

来源:农学院 时间:2010-05-19

 

     位于“京东大桃第一镇”北京平谷区大华山镇苏子峪,是北京传统名优特果品生产基地,拥有300年的蜜枣、蜜梨种植历史,其果品收入占人均收入的70%

  近年来,由于种植面积较大,各种管理技术不到位,果树开始长得歪歪扭扭,品质一年不如一年。

  正当村民们万般无奈时,以王有年、师光禄为首的北京农学院专家教授团队来了,他们不仅带来了技术、理念和资金,为苏子峪村果品产业后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目前,作为北京农学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苏子峪村已成为学校科研教学基地,更是学校培养应用型复合性人才的摇篮,双方在合作中都有好处。

  教会农民给果树看病

  近些年,最让苏子峪村村民头疼的是,桃黑斑病、枣疯病等果树病虫害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到果品的产量和销售。

  教授们知道这一情况后,来到苏子峪村,查获主要病虫害20多种。

  “当时,老百姓只是盲目地利用杀虫剂来对付,病虫害依然存在。大量使用农药造成土壤环境的污染,也损害了苏子峪村‘绿色果品’的美誉。”师光禄教授说,我们在经过调查研究后,采用糖醋诱盆、冬季喷白、诱虫灯等生物防治方法进行治理。

  采用红糖、醋、葡萄酒等按比例调配的糖醋诱盆,可以诱惑害虫,而性信息素诱盆,是用气味诱惑不同的害虫,从而消灭它们。除此之外,还用虫子冬天怕冷的特点,给虫子们搭建“房子”,引诱它们去取暖,从而一举歼灭。

  为指导和传授果树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专家教授们多次下乡蹲点,一蹲就是好几个月。并建立了定期反馈指导机制,即每月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发布工作进展情况信息,提醒村民下月应预防什么病虫害。

  “差不多每10天就要到基地进行调研,结合实际指导与传授果农生产管理技术。”师光禄说。这样做,使病虫害得到了显著控制,果树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专家教授们的辛勤付出,终于有了回报。生物防病虫害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让农民尝到了甜头。2008年,苏子峪村推广使用有机生物肥料与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果品种植面积千余亩,生产的果品获《有机果品认证证书》,全村户人均收入由2007年的8577.5元提高到2008年的9468.7元。

  引导学生走进农村课堂

  苏子峪村成为北京农学院的农技推广示范基地,是重点试点。自2005年以来,北京农学院专家针对苏子峪村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重点项目支持下开展了各项工作,促使当地村民转变观念,增收致富。而学校借助基地,提高了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据统计,北京农学院的学生60%来苏子峪调研过,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农村是农业院校学生最好的课堂,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本领和能力是对农业院校学生最好的检验。”北京农学院院长王有年说,通过深入农村,培养了他们学农、爱农意识,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为去基层就业奠定了基础。

  为帮助苏子峪村建设一支示范能力强、带动作用好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北京农学院的教授们经过调研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起以北京农学院专业教师为主的四级培训指导体系,即专业教师重点培训苏子峪村的两名大学生“村官”为第一培训层次,大学生“村官”指导当地的科技协调员为第二培训层次,科技协调员负责5名技术人才的培训工作为第三培训层次,5名技术人才示范带动50名农户为第四培训层次。

  据统计,2008年协调员已经增加到120人,农民技术员增加到300多人,带动全镇农户增加到千余户。同时,还根据苏子峪村的种植特点、果品销售状况,组织植物科技学院、经济贸易学院、食品学院的专家教授深入苏子峪村,对农民科学技术员进行“一帮一”的实地操作指导。(胡丽娟)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技网|www.stdaily.com

原文链接: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0-05/18/content_188190.htm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农学院科学技术处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北农路7号北京农学院行政楼
邮编:102206 电话:010-8079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