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各位老师:
按照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关于开展2025年智慧农业数字乡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征集工作的通知》(农信息〔2025〕16号)要求,北京市数字农业农村促进中心开展智慧农业农村数字乡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征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在2019年、2021年、2023年工作的基础上,围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工作主题,瞄准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以自愿申报的方式,征集一批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智慧农业数字乡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经济社会加速发展融合。
(一)技术创新水平高。成果应为近2年在推进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有创新性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应具有行业领先水平。
(二)推广应用价值高。成果应当有较强的适用性,有明确的应用场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能够推动农业农村数字转型,能够为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和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有效的数字化支撑。
(三)符合新发展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能够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能够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同时,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相关技术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二、申报主题
共设置技术类、产品类、模式类3类。
(一)技术类。是指支撑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的关键技术成果。包括但不限于:农业物联网感知技术、农业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技术、人工智能与智能识别技术、农业区块链应用技术、农业遥感监测技术等。重点征集国产高精度传感器、农业专用芯片、边缘计算设备等核心技术的突破性应用,突出自主可控性。
(二)产品类。是指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乡村治理的数字化软硬件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农机装备、农业机器人、农业智能监测终端、智慧灌溉系统、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数字乡村治理系统等。优先支持国产智能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鼓励具备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底层技术支撑的数字产品申报。
(三)模式类。是指通过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形成的可复制推广的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或数字乡村建设运营模式。包括但不限于:智慧农场/园区全流程解决方案、农产品全链条数字化溯源模式、农业农村大数据服务模式、乡村数字治理创新模式、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模式等。侧重征集以国产化技术体系为底座、实现降本增效并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典型模式,优先支持国产传感器与智能装备深度集成的应用案例。
三、申报要求
(一)申报内容须已落地并取得成效,实施效果显著,带动作用强。材料不得涉密,禁止杜撰和虚报,申报人对材料真实性负责。
(二)申报材料编写要重点突出,文字凝练,字数不超3000字,可配图说明。包括成果基本情况、推介理由、主要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编写要求详见附件。
四、材料报送
请各学院统一汇总、审核后,于2025年7月28日12:00前将申报材料、智慧农业数字乡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推介成果汇总表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站内邮箱<20189401>。申报书及其附件材料以“成果名称-单位-申报类别”格式命名。
联系人:胡渤洋 张杰
联系电话:80799513 80761345
科学技术处
2025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