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昌平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公示昌平区青年人才科研项目资助(暨“培苗资助计划”)第一批拟支持课题的通知》,经过申报、初评、专家评审等环节,共立项支持课题15项。学校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樊正强申报的“大田玉米生境条件下的机器人式高通量作物表型获取研究”(所属领域:智能机器人)获批第一批支持课题资助。


据悉,昌平区首次实施青年人才科研项目(暨“培苗资助计划”),旨在围绕医药健康、先进制造、先进能源等主导产业方向,以及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制造、6G、智能机器人、新材料等未来产业方向,按照原创引领、实名推荐、宽容失败的原则,在创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期间,遴选不超过15名35岁以下从事基础研究、开展探索性、前瞻性和颠覆性项目攻关的青年人才,并给予长期稳定项目经费支持,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助力昌平区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学校贯彻落实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开展“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引导新入职教师快速成长;设立科技创新“火花”项目,激发青年教师创新思维,点燃“火花”变成“火苗”;承办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论坛,常态化举办青年学术沙龙,搭建跨界交流合作平台,引导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
项目负责人樊正强表示,将立足首都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围绕“落实教育强国建设纲要,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以“实干创先年”为抓手,依托学校平台资源,聚焦玉米作物高通量表型获取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推进机器人技术与农业科学的深度融合。项目团队将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成果落地,力求在智慧农业领域形成具有北农特色的可推广、可应用的创新成果,为推动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都市农林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贡献力量,为昌平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