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学院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北京报道
2014年3月20日,北京农学院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和中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食品安全技术论坛分论坛中兽医药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作为首次进入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食品安全技术论坛的专题分论坛(CBIFS)之一,大会组委会从动物源食品安全源头控制的角度对中兽医药与食品安全进行专题论述,关注重大民生问题——舌尖上的安全,诠释如何依靠祖国传统医学打赢这场“史上最严厉”的“餐桌保卫战”,为人民提供安全优质的动物源产品。

我校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刘凤华教授主持了中兽医药与食品安全分论坛;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贾明宏教授做了“负离子质谱技术检测食源痕量DCA在人体中的动态和代谢”精彩学术报告。近百位各界代表、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部分教师及研究生出席了本次论坛。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的夏咸柱院士(中国工程院)做了精彩的开场报告,给食品安全做出了如下定义:即数量安全-有得吃;质量安全-吃得安全;价格安全-吃得起。对加快中兽医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了殷切希望,呼吁注重中兽医学人才的培养,加强科技支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强调机体本身抵抗力;“君臣佐使”-强调药物协调作用,避免药物残留与耐药性;中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许剑琴教授专题论述了中国特色的养生理论用于动物保健的原理方法,特别是中兽医药如何在健康养殖中顺应四时,保健预防中的作用,提出扶正气、平阴阳、调脏腑,是调理动物的健康状态,防控动物疫病、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点;农业部中国兽医药品检查所段文龙处长,山西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宏全教授、湖南农业大学曾建国教授等6位专家就中兽医药与动物食品安全问题作了详细的专题报告。